欢迎访问广东绿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的亮点是什么?如何处理危险废物?再生资源体系建设在多大程度上?……5月20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西省司法厅、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山西省商务厅、太原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就规定进行了深入解读。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一体化
实施垃圾分类的关键是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期机制,促进习惯的形成。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的实施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关系到公众的生活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使用。
规定坚持推进设区市、县级市生活垃圾分类。根据国家要求11个设区市,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扩大到11个县级城市建成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可回收利用和危险废物处理的全覆盖,厨房垃圾的全处理,其他垃圾的全焚烧和零填埋,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从A到B、地面到地下的问题,明天留下今天的污染。
在分类交付环节,根据简单快捷的要求,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采用四分法,可回收、危险垃圾、厨房垃圾等垃圾。同时,需要对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型垃圾和装修垃圾进行分类(4 二、分类标准)。在分类收集和运输过程中,一是明确提出取消城市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分散的垃圾桶,实行定期定点收集和非登陆管理;二是收集和运输单位使用专用车辆封闭运输,不得混合、混合运输;三是自行运输、预约或定期收集大型垃圾和装饰垃圾。同时,建议建立健全家庭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网格化管理体系。
明确垃圾分类各环节的主要责任
该规定不仅注重立法的主导作用,而且基于实际工作,主要根据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固化了在实践中形成共识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规定了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内容的目标和方向,为实践创新预留了空间。山西省司法部负责人说。
规定明确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分类处理全过程管理的主要责任,加强政府与有关部门的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各责任主体履行管理职责的共同管理局面;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建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全社会责任制。根据城市管理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11个设区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具体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太原市人民政府还可以引导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参与生活垃圾许经营和购买服务。
总利用能力约135万吨/年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有害废物得不到有效、安全的处置,将严重污染和损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规定明确提出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危险废物。山西省生态环境部负责指导全省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监督管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环境污染。
危险废物是指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废物,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及其包装、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废胶片及废相纸等。截至2020年5月,山西省共有危险废物经营单位36家,总处置能力约135万吨/年。
山西省有害垃圾处理主要包括废物回收、焚烧、水泥窑协同处理和安全填埋场。如废铅电池回收再生铅;废药及其包装、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废胶片、废相纸等。由于目前处置技术的发展和山西省的实际情况,镉镍电池, 含汞废物,如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等,收集、储存或转移到外省合格单位。
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据山西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山西省积极开展城市生活环境工程,推进可再生资源体系建设和垃圾分类。截至2019年,全省回收行业企业约600家,废旧商品配送市场9家,分拣中心49家。目前从业人员5000余人,可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企业回收970万吨,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下一步,山西省将完善社区回收网点,建设回收市场,完善推广体系,逐步形成以社区回收网点、回收市场为核心、加工利用、布局合理、网络健全、设施适用、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同时,鼓励大型回收企业按照市场规律,以建设项目为核心,以标准化、标准化为手段,积极利用连锁经营模式在社区建立回收网点,投资改造、升级或新建回收市场,支持其组织、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
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太原市作为中国46个重点城市之一,从法律法规、设施建设、示范驱动等方面扎实推进垃圾分类。目前,太原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39%。上半年将在主城区26个街道办事处推出,覆盖率达到60%,年底力争达到90%。